第一次去欧洲,选择了瑞士,没有去特别大众的地方,
而是去了一个名字特别好听的城市——琉森。
它是曾经是瑞士的首都,来到琉森,这座位于瑞士中部的中心城市,
著名的旅游胜地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中世纪建筑在山水的映衬下,
似乎时间都是静止的,几千年都不会发生变化似的,老桥、教堂、山顶城堡,
完美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大巴在琉森小镇停下,整个城市围绕着湖区诞生,成长。
美丽的湖水、雄伟的阿尔卑斯山、 和中世纪的建筑互相映衬,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倾倒。
在这座8世纪建城的古城中,有中世纪的教堂、塔楼,
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、邸宅以及报年老点、长街古巷,比比皆是。
人家都说有水的城市才有灵性,瑞士很多著名的城市都是逐水而建,
且有着相似的格局。一条大河穿城而过,河水注入湖中,
于是城市就在河水和湖水的交汇处繁荣,琉森也是这样。
琉森之美在于它的湖水,它的山,它的天空,它的云彩,它的建筑,和它所独有的那么一种情调。
最美之处在于琉森湖,湖将城市一分为二,
如水晶般莹澈眩目的湖水,淌着如诗似画的景象,恬静,平和,优闲,清新,远山苍茫,碧波涟漪,一扁小舟划破宁静。
从平缓如镜的湖面上望过去,
琉森市的地标——13世纪的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卡贝尔廊桥映入眼帘。
湖对岸,巍峨险阻的皮拉图斯山。
琉森火车站对面就是游船码头,我们也是从这里上船的,游船从码头出发,驶出港口,游客可以欣赏到老城全景,湖岸的景色超美,一边是巍峨的皮拉图斯山,
一边是由房屋、绿树、鲜红的瑞士国旗和湖面优雅的白天鹅构成的斑斓油画。
这里可以不止一次的看到教堂屋顶的“双尖”。
高高的“塔尖教堂”——圣莱奥德伽尔教堂是瑞士人和上帝交流的天线,
是召唤使徒的航标灯,也是摄影师们镜头里黄金分割线上的亮点。
在琉森河旁边走累了,坐下来,如果你有“挑逗”的行为,水里的大鹅、鸭子、海鸥、小鸟等等,都会聚集而来。其中最“霸气”的就是大鹅,你敢伸出手去,它就敢用嘴来咬。
河边用各种文字写着不允许投喂,可还是有很多游客在水边喂鹅,所以鹅胆子越来越大,直接过来咬。
另外,据说贝多芬的月光曲,其朦胧的气氛就是来形容琉森河。
当然其中给盲人姑娘弹琴的故事,是虚构的。
马克吐温说:琉森的狮子,是世界上最悲伤的狮子。
这个狮子雕塑也成为了琉森的地标。雕像是在天然的岩壁上雕刻出来的,
用来纪念1792年为法国二战的瑞士雇佣兵。
如今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,可在过去并不是,由于瑞士山里人彪悍,
作战勇猛,所以常常做雇佣兵去打仗。为什么瑞士长期可以成为
“中立国家”而很多国家不能,有一方面原因,
就是瑞士人打仗凶猛,而他们的武器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,所以中立就得有中立的资本。
在瑞士旅行,非常感慨,我们国内不缺少美丽的自然景观,但是如何保护与合理规划,是非常重要。一座城市历经千年,需要每一代人的细心呵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