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,有很多天然形成的景观,盘点世界十大"神迹级"景观,瞅瞅都有哪些好看好玩的。下面一起来看看!
1.石浪(TheWave)
石浪位于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帕瑞亚谷狼丘(CoyoteButtes,PariaCanyon),由1.9亿年前的侏罗纪沙丘演变而来。这里的砂石在不到200平方米的山间缝隙中翻腾,血红砂岩与流水线条相结合,化为向四周不断延伸的波浪,让人产生强烈的眩晕感。
石浪的砂岩在亿万年大自然的洗礼中刻画出凹陷的形状,并于含有碳和氢的雨水冲刷下,形成黑色、灰色、红色、咖啡色和土黄色的条纹。然而,经过多年的风化与雨水冲刷,其岩石早已不复以往的坚固。由于其脆弱的生态环境,美国环保组织和联邦政府国土局将此区域严密保护,每天只发出20张许可证供民众参观,除此之外严禁任何人擅自闯入。而能否得到随机抽签发出的许可证就看你和石浪的“缘分”了。
2. 大蓝洞(GreatBlueHole)
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,位于伯利兹(Belize)外海96.5公里处。本身为石灰岩洞,冰河末期时冰川融化,海平面升高导致其洞顶塌陷,遂变为水下洞穴。大蓝洞直径约0.4公里,洞深约145米。因深度落差与光线折射,呈现出“上帝调出来的完美蓝色调”。
大蓝洞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(品种繁多的鲨鱼及众多钟乳石群),不适合一般潜水者探访,但对有潜水证的盆友来说,这里却是全球最负盛名的潜水圣地之一。
即便不能潜水,包个小飞机飞越大蓝洞,在高空中俯瞰它完美的形状和浓郁的色泽,也是极好的。
3. 羚羊峡谷(AntelopeCanyon)
去石浪浪完,当然要前往同属地质奇观的、就在附近的羚羊峡谷了。这个世界知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最北部,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。其谷壁上坚硬光滑、行云流水的边缘,是柔软砂岩经百万年暴洪侵蚀及风蚀的结果。
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,称为上羚羊峡谷与下羚羊峡谷。澳大利亚墨尔本摄影师PeterLik曾在此拍摄了一幅黑白照片,被以780万澳大利亚元(约合人民币4千万)的高价卖出,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照片。
Phantom(《幻影》)这道笔直打入谷内的神圣光束,被称为“天堂之光”。据纳瓦荷族导游介绍,每天的几个较为固定的时段会遇到这样的光束,但上羚羊谷与下羚羊谷光束出现的时间不太一样,且具体出现的时间还会根据季节不同而变化。这正是羚羊峡谷的奇妙之处:谷内的光线是透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折射进来的,因此不同季节、时间和角度都能使它产生变幻。置身其中,好似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魔幻世界。
4.水晶洞(TheCrystalCave)
这是个由国际探险队在2008年发现的自然奇观:位于墨西哥奈加(Naica)一个巨大铅矿中,里面布满了大型石膏晶体。此铅矿位于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地下深处,洞深约304米,洞内到处都是壮观的发光巨型石柱,最长达到11米。
洞内的晶体形成于含有硫酸钙的地下水。由于地下岩浆的不断加热,含有硫酸钙的地下水不断渗透整个洞穴,经过数百万年的沉淀后,形成如今巨大的水晶森林。然鹅,洞内45度的高温,配上接近100%的湿度,让没有保护装备的勘探者活不过一小时。所以,洞穴虽美,但成行较为困难。
5. 撒哈拉之眼(EyeoftheSahara)
在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,有一处巨大同心圆地貌。大到什么程度?数千年来,它都隐藏在平原之中,无人发现。直到1965年,环绕地球的双子星4号太空人在拍摄地球地形照片时,才得以一见。直到现在,它都在太空中被用作地球地标定位。
关于它的成因,现在普遍认为是地形抬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的结果。至于为何会这么大、这么圆,至今仍是个谜。想要去参观这精妙的同心圆地质结构,可以驾车前往,当面感受;还可以坐个热气球,从高处观赏这撒哈拉之眼。
6.蓝湖洞(BlueLakeCave)
巴西马托格罗梭区有很多神奇的地下湖泊,其中就包括世界著名的蓝湖洞。这个石灰石地貌的溶洞内部拥有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和石笋,而在徒步下降洞穴约100米后,便能看到一块如蓝宝石般的地下湖泊。
奇妙的是,蓝湖洞在一些特定时间接触到阳光的一刻,便会“消失”,像是突然隐身了一般。这是由于当阳光照耀湖面,湖洞岩壁的小孔也会同时被渗入阳光,导致湖水变亮,从而使整个洞穴被隐藏起来。
7.巨人之路(Giant'sCauseway)
“巨人之路”是位于北爱尔兰东北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,在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。这个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的、绵延数千米的堤道,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,把它叫做巨人之路再恰当不过。它是一座古老火山喷发的产物,经过海浪冲蚀,石柱群在不同高度被截断,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。壮观的长堤、破碎的海岸线再配上典型的爱尔兰天气,简直是《权利的游戏》场景既视感!
8.地狱之门(DoortoHell)
这是一个持续燃烧40年的巨坑,位于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(Karakum)沙漠的达瓦扎(Derweze)附近。1971年,苏联地质学家在此钻探天然气时,平台崩塌,形成了这个这个直径70多米的大坑。因担心有毒气体泄漏,科学家们决定点火。从那以后,洞内的天然气就在不间断地燃烧。
如今,这里每年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。寻求刺激的人会站在没有护栏、温度可高达50度的钻井坑边上,看黄色火焰升腾翻滚。尤其到了夜晚,熊熊燃烧的火坑放射出耀眼光芒,在一望无际的黑暗沙漠中,真可算一道壮观又危险的“地狱之门”。
9.波浪岩(WaveRock)
1963年,美国摄影师JayHodges在这儿拍的一张波浪岩照片于比赛中拿到第一名,默默无闻的波浪岩因此声名大噪。这个位于澳大利亚Hyden附近的天然花岗岩层,“浪潮”的部分岩石高约15米,长约110米,经过自然的鬼斧神工,形状像是冻结的海浪。地质学家认为,这是经过27亿年的自然及化学侵蚀而成。来这儿拍张3D冲浪照吧。
10.巧克力山(ChocolateHills)
这是位于菲律宾保和岛(Bohol)中部,卡门(Carmen)附近一处自然奇景。由1268个面积相同、几近完美的圆锥形山丘组成,占地达50平方公里。每到旱季,小山包都会干枯,转为褐色,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,因而得名巧克力山,是不是很可爱。
巧克力山的形成原因至今未达成共识,可能是由于石灰岩风化、亚海洋火山或海床的隆起。山上有空中脚踏车项目,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这些似冰淇淋球又似Hershey’s巧克力一样的小山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