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略

杜甫草堂----隐匿于热闹休闲都市中的茅草屋

2016-12-08 gouzj
杜甫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浣花溪畔,现存的建筑是历代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所建,这里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,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。

杜甫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浣花溪畔,现存的建筑是历代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所建,这里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,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。

进入杜甫草堂正门,跨过石桥,是一座通堂式敞厅,高朗明亮,气势不凡。中间是杜甫的雕像,两壁悬挂有一幅意深语工的长联:“异代不同时,问如此江山,龙蜷虎卧几诗客;先生亦流寓,有长留天地,月白风清一草堂。”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,惜早已不存,如今的所见墨迹为解放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。

这身处闹市却又环境清幽的草堂也或许正是我心中的人文圣地,这里应该能找到老成都的人文精神!

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,故称杜工部,祠由此得名。

阴雨绵绵,走在草堂中感觉自己去的不是成都而是江南,不过这细雨朦胧、古朴幽静的意境倒也是很配这杜甫草堂,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!

清晨、微雨,跟着前行的老者,感觉时间在这一刻凝固,没有了世俗的纷扰与喧嚣,唯留一颗淡然静谧的心!这是这次草堂之旅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。

清晨的草堂,九曲桥边,游客稀少,身处闹市也能远离城市的嘈杂,拥抱大自然享受这份独有宁静!当然草堂作为成都热门的景点,要想享受这份宁静还得趁早!

这么清幽的环境下,不受任何干扰,来此晨练应该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!

每天清晨,提着鸟笼漫步公园,这或许正是和老伴退休后最浪漫的事。

草堂的绿植覆盖率很高,其中又属这竹林最为密集,处处都能感受这“竹径通幽”的景致。

临水的水槛(jiàn),下有溪水潺潺,两侧竹林掩映,一幅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的画面。

梅园,位于草堂的西北角,占地数十亩,原是一处私家花园,这里有一座四层砖塔耸立其中,塔名“一览亭”。

“一览亭”吹笛的老者,怡然自得、乐在其中,竹笛声声、悠扬婉转!

沿着这些鹅卵石铺垫的小道来到一片稍微宽阔的水面,整个杜甫草堂水景呈散点布局,水路迂回曲折,动静结合,水光波影,相映成趣。

来之前最为吸引我的就是茅草屋,沿河的几座茅草屋在清溪和竹林的环抱下,真实地呈现出“舍南舍北皆春水”,但见群鸥日日来。”杜甫所描绘的诗意景象。

重新修建的茅草故居,仍然还原了当时简陋的生活条件,当年经济拮据的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,选择在浣花溪边,依水而居,虽屋简却别有雅致。

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,内有一石碑,镌刻“少陵草堂”四个大字,笔力浑厚,笔姿秀润,是果亲王允礼所书。

草堂花径是草堂中最具特色的景致,幽静深长的红墙小径长约百米,行走其中别有一番意境。这次成都之行草堂的“花径”还有后面武侯祠的“红墙竹影”也是颠覆了我对红绿颜色搭配原有的认知。

杜甫草堂,古朴清幽,恬静淡泊,在这里水景、绿植和建筑动静结合,相映成趣,人文精神与自然景观完美融汇,和谐统一!

文章来源:

推荐攻略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