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走进这座千年圣城时,历史的烽烟早已不见了,只感到生机勃勃、欣欣向荣。四周是坚固的城门和城墙,古建随处可见。如今,商店种类繁多,很多都是时尚品牌,有着美妙的混搭感觉。游客数量之多,超乎想象,离开伦敦很长一段时间,突然看到热闹的场面,有点不舒服。我一路上找不到地方存放行李,只好提着行李直奔历史悠久的坎特伯雷大教堂。
这座被列为世界遗产、荣登英国大教堂榜首,同时也是欧洲最好的教堂之一的大教堂是此行的主要景点。来到镇中心的一个小广场,穿过一座建于1517年的基督教堂大门,上面镶嵌着诸多盾形徽章、天使像及圣人塑像,采用橡木材料建造的巴罗克风格的门洞。
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,你可以看到大教堂的院门,雕刻起来非常复杂。门楣中间有一尊基督铜像。耶稣伸出双手欢迎所有的朝圣者。两侧的小天使手持印有家族徽章的盾牌。走进大门,我看到了雄伟的主教堂。院子不大,塔也太高了。我只能抬头看,但不能用相机拍照。不幸的是,为了及时维护大教堂,许多正面都搭上了脚手架,其中一些影响了观景。幸运的是,教堂里没有建筑。有很多事情要看。值得慢慢来看看。
坎特伯雷大教堂那威严、高耸的身躯展现在我眼前,简直是气势恢宏。“大教堂,豪华的客轮。石头船体装载着灵魂,驶向东方。”英国诗人奥登如此描绘英国的哥特式大教堂,而坎特伯雷大教堂堪称古老又重要,为修建这座纵深168米、耸立在罗马时代城墙内侧的建筑,耗时长达5个世纪。
仰视大塔楼,能看到方形的四角,以及数根细肋拱从墙壁中央向上伸展支撑着穹顶,这种英国独特的豪华扇形穹顶,体现了中世纪末期的装饰品味。
坎特伯雷大教堂已建成多年。主教堂主要是哥特式的,后堂的罗马式部分仍然存在。走在高高的门厅里,仰望着巨大的石柱,塔顶非常漂亮,像一层层打开的雨伞,或是铺开的云层,就像一条通向天空的路,震撼着人们的灵魂。中庭的唱诗班和祭坛是封闭的,无法进入,周围是安静的墓地,埋葬着许多国王、王后和主教,但我对它一无所知,我只欣赏它作为一件艺术品。在教堂的一角有一个特别的盔甲展示。据说,英法百年战争的英雄布莱克王子离开了这里。一直到后院,都有古老的壁画和五颜六色的花窗可看。
在侧堂里,有一座现代雕塑,像三把剑刺向大地。这就是贝克特被杀的地方。后堂是一个沉重的罗马风格,非常黑暗,贝克特埋葬的地方。这是神圣的遗物。最后,小教堂很明亮,阳光透过无数的花窗,在地上留下五颜六色的色彩。有个座位可以休息,我自然想停下来。没想到游客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下也是一景,就尽情享受吧。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,几乎和人类记载的历史一样长。人是有灵魂的动物。这种精神创造了上帝的世界,安慰了我们自己的灵魂,在未知的世界和生命面前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持。上帝不仅是僧侣创造的,所有的信徒都在用共同的信仰来建造。这座装饰华丽的大教堂就是明证。
大教堂外的回廊过去是牧师休息和散步的地方,但现在它给游客提供了最佳的欣赏角度。除了教堂,还有大主教的家,不能进去。我只是往门外看。与主教堂的雄伟和威严相比,我更喜欢回廊和庭院,而不是贴近人们心灵的温暖。在宗教发展史上,有恐吓恐吓、超然孤立、严正正义、铺张浪费的炫耀,但最有用的是进入爱与给予的世界。有人说:去天堂的票越来越便宜了。但我不是。天国不远。正是在人们的心里,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越来越广泛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心。
坎特伯雷大教堂虽然奇迹般地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,但老城区至今仍残留着战争的创伤。古城镇被一段壮观的中世纪城墙包围,漫步其间也别有乐趣。在坎特伯雷,除主教堂外,还有圣马丁教堂和圣奥古斯丁教堂,这些建筑物象征着英国基督教的黎明。